林彪贴身警卫刘甫江揭秘:林彪的毯子上打了48个补丁,谁也不准扔
林彪在打仗时受过伤,身体就变得特别敏感,既怕风吹,又怕光照,还既怕冷又怕热。刘甫江呢,他不仅要负责林彪的安全,还得特别留心调控好林彪房间里的温度。
刘甫江每天最重要的活儿就是到林彪屋里瞅瞅温度计,看看温度是不是在大约20度。这天,刘甫江像平常那样走进林彪的卧室,结果发现里面还有个女管理员。
女管理员正在给一床已经破得掉色、看起来旧得不行的军毯缝补,刘甫江还特地数了一下上面的补丁,结果这床毯子上总共有48个补丁呢。
刘甫江对管理员说:“这毯子都这么破了,咱换一个新的吧。”“就算给这毯子打上再多的补丁,也不能扔,首长特意吩咐过的。”女管理员听了刘甫江的话,连忙提醒他。
这条毯子到底有啥特别的故事?为啥林彪就是不让扔掉,哪怕已经打了48个补丁?
【刘甫江刚从军3年,就来当林彪警卫员】
刘甫江二十岁那年,也就是1963年,他参了军,当上了一名解放战士。刚进军营的他,不用执行什么危险任务,一直都在河南省洛阳的352部队服役,没离开过这儿。
刘甫江在352部队呆了三年,这三年里,他特别努力,因为表现出色,连续三年都被评上了“五好战士”,还拿过三次立功奖励呢。
这为刘甫江后来成为林彪的警卫员打下了基础。刘甫江在352部队一直待到1966年10月,因为他表现优秀,就被调到了解放军总参谋部,当上了警卫战士。
刘甫江被调来这里前,压根不知道要给谁做警卫,不过这对才参军三年的他来说,不管给谁做,都是自己在部队里往上走的一个好机会。
因此,刘甫江特别在意这次升职,以至于在总参招待所的那一宿,他激动得根本睡不着,到了第二天,刘甫江还是兴奋得不得了。
离开总参招待所后,刘甫江直接被带到了林彪住的地方。可他到了那儿,压根儿不知道这是谁的窝儿,更别说清楚自己是给谁当警卫员了。
带刘甫江过来的那个人只是告诉他,先在这里适应一下环境,没啥事就别往外跑,等会儿首长会来见他。
一听说是给首长干活的刘甫江,立马打消了其他念头,能在首长身边做事,那可是天大的福气。这个消息让刘甫江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,工作起来特别有劲头。
过了一个月,刘甫江终于接到了要见首长的通知。当时他正在宿舍里,虽说心里已经有了准备,但一听到首长要见他,刘甫江还是紧张起来。不管是哪位首长,他都觉得自己有点慌。
当秘书前来通报并领着刘甫江走到办公室门口时,他才明白原来是林彪副主席要见他。一想到是副主席接见,刘甫江心里顿时更加忐忑不安了。
刘甫江刚迈进门槛,林彪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,快步走到他面前,准备握手。刘甫江一看这阵仗,心里更紧张了,声音都变了调:“首长好,首长好!”
看到刘甫江那副紧张的模样,林彪笑着安慰道:“小伙子,放松点。你来我这儿做事,是为了给老百姓服务嘛!我之前调查过你,知道你是湖南邵阳人。我以前打仗时去过那儿,那里的人都很实在,我看你也是这样的性格。”
刘甫江一听林彪夸奖他,紧张得一句话都憋不出来。可林彪随即又说:“算了,你明天直接来我这儿帮忙处理日常事务吧。”
讲完这话后,林彪摆了摆手,示意刘甫江他们离开。这次见面时间很短,但却给刘甫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。他觉得,林彪真是个关心群众、懂人心的好头儿。
所以自己就很高兴地给林彪帮忙,第二天一早就到了林彪的内勤办公室。到了这儿以后,刘甫江对林彪的事情了解得更多了。
【担任警卫后,刘甫江深入了解林彪】
在林彪内勤值班室工作期间,刘甫江有机会常常碰到林彪,同时也能见到林彪的家里人。
刘甫江觉得,林彪的家人比起林彪本人来,可真是难伺候多了。林彪呢,因为打仗时落下的身子骨问题,吃的每一顿饭都得先让医生瞧瞧,再由专门的教授给他特别定制。
虽说听起来挺繁琐,但吃的东西其实就那么几样。因为身体不太好,所以吃得就少了很多。林彪常吃的就是两菜一汤,很多时候就是一个狮子头,再加一盘鱼,配上半碗白菜汤就搞定了。
林彪的家里人各有各的样儿,特别是他的儿子林立果,大家都喊他“小老虎”。他的心思让人猜不透,吃饭还特别奢侈,浪费得很。
林立果特别爱吃北京烤鸭,也对橘子情有独钟。但刘甫江每次看他吃橘子都心疼不已,因为他只吃橘子里的汁水,吸完就把橘子皮和剩下的渣随手丢了。
这种挥霍无度的习惯,和林彪那条打了48个补丁的毯子比起来,真是天差地别。女管理员跟刘甫江说了毯子背后的故事后,也勾起了他的好奇心。
在给林彪当内勤的日子里,他从不少人嘴里慢慢知道了林彪的过去和脾气。而这床被子的事,他还是头一回听说,所以刘甫江就一个劲儿地问那位女管理员,想了解这被子背后的故事。
一开始,女管理员不太想说这件事,可刘甫江一个劲儿地问,问得她实在没办法,最后,在刘甫江又一次追问时,女管理员就把这床破毯子的故事告诉了他。
【八路军出师获得胜利,林彪功不可没】
1937年7月7号,“七七事变”发生了,日本军队开始向咱们国家的地盘大举攻打。那时候,日军气势汹汹,武器装备也比咱们好太多,以至于国内当时都流传说“日军是没法打败的”。
卢沟桥事变后,日本军队出动了30万大军,还派了上百架飞机和几十艘军舰来轰炸我国的大城市,想让我们屈服投降。
那时候,日军攻势猛烈,北平、天津一个接一个被占领,中国华北地区陷入了极度危险之中。在这国家命运悬于一线的紧急关头,国共两党放下了彼此的恩怨,联合起来组建军队,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。
在这样的紧要关头,八路军应运而生。他们在战斗中尚未取得胜利,为了重新掌握战场的主导权,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埋下了伏兵,打算在那里狠狠打击日本鬼子。
115师的领头人是林彪,李彪接到任务后也明白这场仗有多关键。为了让胜利的希望大一些,林彪在开打前特地三次跑到平型关去查看地形。
林彪拿着地图,跑到平型关一带去找合适的埋伏地方。他花了好几天时间,把这一带的路、山形、小河沟还有村庄都摸了个透。
为了赢得战斗,林彪回去后对着地图琢磨了好久,最后在心里选定了几个最适合打埋伏的地方,还有打完仗后撤退转移的路线。
为了瞧瞧计划到底靠不靠谱,林彪特意化了妆,再次跑到现场看看埋伏的效果怎么样,能不能和预想的一样。这次他去的时候,特别留意了几个可能会开打的地方,要保证八路军在和日军交手时能占优势。
林彪已经定下了最后的埋伏计划,不过这计划得让军中的每一个人都心里有数。但不可能每个人都带去现场,因此,在第三次去平型关时,林彪只带了师部的旅长和各团的团长一起去。
到了平型关,林彪给各旅长、团长详细讲了讲伏击的安排,还告诉他们一旦开打,师、旅、团三级指挥所都在哪儿,这样打起仗来好随时联系。
到现在为止,战斗方案都安排妥当了,林彪战前的安排真是做到了最好,啥情况都想到了对策,这也就是这次埋伏能大获全胜的一个关键原因。
【平型关战斗爆发,八路军首次大捷】
1937年9月23号,林彪收到了朱德司令的命令。从命令里,林彪得知日军快要到平型关了,这意味着他们设下的埋伏计划能按原计划进行了。
23号一早上,师部各部队的干部们在去埋伏地之前先聚到了一块儿,开了个打气会。会上,林彪主要讲了讲现在的战况,告诉大家这次打仗八路军占了上风,之前输的那些都得在今天找补回来。
另外,副师长聂荣臻也给所有人打了气,他讲得特别有感染力,让战士们心里那股杀敌的热情再也憋不住了。
24号晚上,师长林彪一声令下,各个部队就开始有条不紊地往埋伏的地方进发。那晚,平型关那儿下起了倾盆大雨,这雨虽然能帮我们部队隐蔽,但走的小路因为雨太大,变得特别难走。等大家好不容易到了埋伏的地方,一个个都变成了泥人儿。
由于大雨倾盆,平型关那儿的山洪挡住了八路军一队战士的去路。为了准时赶到埋伏的地方,八路军战士们不顾个人安危,毅然决然地蹚过汹涌的洪水,水都淹到了胸口,就这样一步步艰难地前往伏击点。
那天晚上,所有队伍都按时赶到了埋伏的地方。由于下着雨,一动不动趴在那里的八路军战士们觉得浑身冷得直哆嗦,但为了不让敌人发现,没有一个士兵出声抱怨,大家都在静静地等着敌人上钩。
25号早上7点钟,日本军队的第五师团第21旅团,开着100多辆载有士兵的汽车和200多辆装满物资的车,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平型关。
这些日本鬼子觉得平型关这儿不可能藏着伏兵,毕竟大雨前他们就派人来探过路了,昨晚雨下得那么大,谁还能在这儿埋伏啊。
当他们放心大胆地穿过平型关时,埋伏在那儿的八路军悄无声息地盯着他们靠近,而林彪则躲在一个山头上的师部指挥所,时刻留意着平型关内的所有动静。
当敌军的先锋队伍走到关沟和辛庄交叉的路口时,一听到信号,藏在埋伏点的八路军立马就发起了冲锋。
步枪和机枪一块儿打响,平型关这块地方瞬间热闹起来,刚才还静悄悄的。手榴弹和迫击炮不断爆炸,就像一朵朵火花在日军队伍里接连绽放。
这次突然发起的攻击,让完全没有准备的日军手忙脚乱,一眨眼的功夫,日军队伍就遭到了沉重的打击。
等他们明白过来,我军已经大大占了上风,咱们八路军的战士们不光占了个好地方,而且个个勇猛无比,不怕牺牲。
当敌人玩命地往阵地冲时,八路军战士毫不犹豫地迎了上去,和敌人打起了肉搏战。排长倒下了,班长就接过指挥棒继续带队冲锋,班长要是也不行了,就有战士站出来指挥。
每个八路军战士都展现了不怕牺牲的战斗勇气,子弹打光了就换上刺刀,刺刀折了就用枪托砸,枪托也没了就直接冲上前和敌人肉搏,很快,我军的气势就把敌军给震住了,他们开始溃败逃跑。
【平型关大捷,林彪缴获军毯】
这次埋伏打了6个小时,最后我们军队牺牲了100多人,但干掉了1000多名日本鬼子。这是八路军第一次上阵打日本人,打了个大胜仗。
战斗结束后,八路军总部收到了上百封庆祝这次胜利的来信,这次打仗的指挥官林彪师长,肯定也是立了大功。
战斗结束后,在清理战场的时候,林彪为了纪念这次大胜利,特地挑了些日本兵的东西留作纪念,其中就包括那条打了48个补丁的军毯。
这条毯子就算打了再多的补丁,林彪也舍不得扔掉,因为它是林彪为了纪念平型关大捷而特意保留的。
尽管这条毯子见证了林彪曾经的辉煌岁月,但他并没有因此迎来更光明的未来。所以说,咱们在生活中不光要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,选择未来的道路其实更重要。只有把未来的路走好了,才有资格去细细品味过去。
#瞭望中国抗战#
老虎配资-股票账户开户-交易配资网-网络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